張家界早先并不叫張家界,叫青巖山,。那時,,青巖山上也沒有姓張的人家。為什么后來又叫它張家界呢?這事兒,,還得從漢留侯張良說起。
相傳,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后,,濫殺功臣。留侯張良想到淮陰侯韓信死前講的那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不禁打了幾個寒顫,便效法當年越國范蠡,,來個功成身退,,隱匿江湖。于是,,他循著赤松子的足跡,,歷經千難萬險,來到上古時代舜帝流放歡兜的地方,,上了與崇山相鄰的天門山,。以后,又輾轉登上了青巖山,。這里別有天地,,正是張良要尋求的“世外仙境”!從此,他便在這里隱居下來,,修行學道,,并留下了一脈張氏子孫。據(jù)說,,張良為保護青巖山的風水,,曾在青巖山南側植了七棵銀杏樹。這七棵銀杏樹長得又高又大,,就像七個巨人,,守在半山腰。
許多年后的一天,,永定衛(wèi)一個叫張萬沖的朝廷流官,,乘起八抬大轎,帶著妻室兒女,,上青巖山游玩,。當他看到這七棵銀杏樹,頓起邪心,,便想以這七棵樹為界,,把青巖山這塊神奇的土地通統(tǒng)劃為己有。于是,,他請來一名雕刻匠,,一棵樹一個字,刻了“指揮使張萬沖界”七個大字,。并貼出門板大的告示,,規(guī)定以七棵銀杏樹為界,方圓五十里,外人一概禁止通行,,違者砍頭!他的這道禁令,,害得周圍百姓連打柴放牧都得繞道走,害得張氏土人攜兒帶女,,流離失所,。
有一天,獵戶張家雄進山趕老虎,,恰從七棵銀杏樹下路過,,他見每棵樹上都流著黃水,如淚人一般,。張家雄最初感到驚奇,,不知道銀杏樹為什么會流淚,后來他看到了“指揮使張萬沖界”七個大字,,才恍然大悟,,頓時火冒八丈,猛地拔出獵刀,,“嚓嚓”幾刀,,將“萬沖”二字,改成了“家雄”,。又“嚓嚓”幾刀,,把那塊告示牌劈得稀巴爛!
張家雄的一這舉動非同小可,寨里寨外的人們齊聲叫好,。張萬沖氣極敗壞,,調來了三百親兵,,把青巖山圍得水泄不通,。他四處抓人,八方搜山,,捉不到張家雄,,就把寨民趕到銀杏樹下,聲言要用七個童子的血染紅那七個大字,。正危急時,,只見樹上閃光,樹葉吐云,,樹枝嘶叫,,樹干上突地噴出七股桶大的黃水,直朝著張萬沖的人馬射來!一霎時,,狂濤巨浪,,鋪天蓋地,把張萬沖三百兵馬一齊卷到金鞭溪去了!寨民們見狀,,嚇得一個個忙對著銀杏樹作揖叩頭,,求蒼天保佑,。這時,猛聽得云頭上有人發(fā)下話來:
“寨民們聽著:此地本是天造地設,,人間仙境,,哪能容得張萬沖這個不肖子孫橫行!吾神已將他葬人海底。此地現(xiàn)歸天下人類共同所有,,永世永代生息!”說罷,,他將拂塵往七棵銀杏樹上一指,只見七棵銀杏樹上立即現(xiàn)出了“人間仙境張家界”七個金燦燦的大字,。
眾人抬頭一看,,只見那仙人頭挽高髻,身穿麻農,,鶴須童顏,,一派仙風道骨。人群中有幾個懂學問的長者,,一見大驚,,說:“那不是在青巖山學道的子房公公么?”眾人聽了,忙一齊伏地膜拜,,那仙人輕甩長袖,,笑盈盈地隱入茫茫云海,向黃石寨方向飄然而去……
因為是張良仙人賜名,,以后,,人們把青巖山叫做“張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