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新聞網6月15日訊(通訊員 吳遠海 向劍銳 張洪濤)從毛頭小伙到人過中年,,他堅守在海拔1300多米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朝天觀管理站,,22年如一日,守護著這里的一草一木,。
蜿蜒曲折的林道,,郁郁蔥蔥的森林,,隨處可見的參天大樹,當筆者來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朝天觀管理站時,,深深被這里蔥蔥郁郁的植被所震撼,,而守護這篇綠土地的,就是畫面中這位正在巡山的熊志祥,。
熊志祥介紹:“現在護的主要是朝天觀這一塊,,就是這一方,,這一片,我估計有個幾百畝”
朝天觀管理站,,是森林公園海拔最高,,工作條件最艱苦的護林哨卡,覆蓋森林面積達229.7公頃,,森林資源以人工杉木林和混交林為主,,蓄積木材量5.6萬m³,無疑,,站里的第一要務,,就是森林防火,保護植被,。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朝天觀管理站站長張東升稱:“我們這里也是國家的一個森林公園,,也是自然遺產,這個地方雖然比較偏遠比較艱苦,, 但是我們熱愛這個地方,。”
森林防火,對于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來說,,熊志祥深知這其中的千鈞重任,。巡山檢查、砍防火隔離帶,,他這一干,,就是22年。熊志祥回憶,,他是在1990年當守山人的,,以前到現在護林員是兩個人,。 22年前的朝天觀,,是一座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就在這里,,他和同事自己動手搭建了一間不超過7尺的石頭簡易房,。沒有房,用石頭搭,,沒有路,,用柴刀劈,沒有水,,用肩膀挑,,沒有電,用松油燈,。說起山上的艱辛,,就算是現在,,也是許多人想像不到的。特別是冬天,,山上有霧,,他們的眼睛就受不住,那個日子就真的難熬,。在這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熊志祥把他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留給了這座大山,這片森林,。
從原始次森林,,到開放的景區(qū)游道,熊志祥的腳步遍布了大山的每一個角落,。在哨卡的22年,,熊志祥和同事開劈的防火林道長達19公里,防火隔離帶10畝,,現在他還總結出了一套巡山防火的經驗:“三勤,,第一到山里多走動,第二哪里發(fā)生問題了就手勤,,手勤就是說哪里有問題了路上有樹 ,,再加上防火隔離帶那個路上那個林道都是我們每天清掃的,再個就是嘴勤,,嘴勤為什么,,就是上和村那些上來栽秧的那些做生意的主要吸煙,有客人要多宣傳,。 ”
22年,,大山一樣的靜謐,許多當年的小樹苗在熊志祥的呵護下,,已經成長了參天大樹,。他說,大山已經是他是的整個世界,,哨卡已經成了他的第二個家,,他會繼續(xù)堅守下去,堅守到齒掉發(fā)白,。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朝天觀管理站站長張東升十分敬佩自己的同事熊志祥:“他雖然在這個地方做了這么長時間,,一直都是毫無怨言。”
當了22年“守山人”的熊志祥表示:“張家界是我熱愛的家鄉(xiāng),,我還是想繼續(xù)到這邊一直呆到退休,。”
責任編輯: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