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區(qū)農(nóng)村小學“班班通”為教學助跑

來源:武陵源新聞網(wǎng) 作者:屈澤清 編輯:redcloud 2012-12-03 08:18:28
—分享—

  武陵源新聞網(wǎng)11月30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口,,中間一根繩——串……”11月29日上午,,武陵源區(qū)天子山中心學校二年級教室里,老師正使用新配置的“班班通”教孩子們識字,。今年暑假期間,,武陵源斥資293萬為全區(qū)農(nóng)村中小學配置了 “班班通”系統(tǒng),率先在張家界市實現(xiàn)班班通全覆蓋,。

  天子山中心學校原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室,。一些年輕老師為提升教學效果,在家里做好教學幻燈片,,可拿到學校才發(fā)現(xiàn),,等著用多媒體教室的班級已排起了隊,只能按順序輪流,這樣一來,,教學進程就被打亂了,。

  但從這個學期開始,原本很吃香的多媒體教室已無人問津了,,因為該校每個班級都配了“班班通”:交互式多媒體設備——內置計算機的55寸可手寫液晶電視,,教師可根據(jù)需要自己制作教學幻燈片,也能共享校內局域網(wǎng),、周邊學校網(wǎng)絡的教學資源,,還可連接寬帶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海量教學資源。現(xiàn)代科技走進了農(nóng)村學校的課堂,。

  談起“班班通”的教學效果,,六年級的李正軍老師贊不絕口:“以往在黑板上畫出來的幾何圖形只能是平面,但現(xiàn)在可以用輪廓分明的立體形式表現(xiàn)出來,,形象直觀,,孩子們更容易接受!”英語老師王利平也深有體會:“學習一個單詞,只要點一下,,單詞的拼寫,、讀音、組詞變化全部可以呈現(xiàn),,而且沒有錯誤,,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容量都比以前提高了。”

  筆者了解到,,在天子山中心學校,,包括數(shù)學和英語在內,語文,、科學,、美術、音樂等九門課程都已運用起“班班通”進行教學,,文字,、圖畫、聲音的融合讓教學再也不枯燥了,,學生們聽課更認真,,課堂氣氛也比以前活躍,孩子們學得輕松,,效果很好,。

  五年級的張婷說:“現(xiàn)在上課比以前方便了,因為電腦上什么都有,,不用像以前一樣一會兒看書,,一會兒看黑板了,。”“我們方便,老師也方便了,,現(xiàn)在老師不用帶課本,,也不用在黑板上寫字了。”四年級鐘鵬程搶著說到……

  新技術帶來了便捷,,也向老師們提出更高要求,。“班班通”配備之初,,全校老師都不會用,,為掌握使用方法,學校多次組織班班通應用培訓,。劉雙銀老師年紀大不熟悉電腦,,就向年輕老師請教,在邊學邊教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現(xiàn)在她可是使用“班班通”的高手,。

  “班班通的投入使用,是武陵源教育的一個轉折點,,教育跨入了信息化征程,,相信武陵源的教育會走的很好。”一位教師如是說道,。

  責任編輯:鄧道理

來源:武陵源新聞網(wǎng)

作者:屈澤清

編輯:redcloud

閱讀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聞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