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武陵源”征文大賽4號作品:金鞭溪的綠色歌吟

來源:武陵源區(qū)作家協(xié)會 作者:林文欽 編輯:redcloud 2013-08-20 09:04:18
—分享—

  那種透明綠幽的感覺是慢慢到來的。它經(jīng)過你,而到達你身體里的每個細胞,,把你一身的風塵洗得干干凈凈了,。這就是金鞭溪了,它是湘西綠夢升起的地方,。

  在張家界武陵源的山水畫卷中,它無疑是最有靈性的一筆。這條溪匯聚了巖峰山林的洪水,、泉水、雨水,挾帶著落葉,、花瓣,、草籽蕩蕩而下。時而在峰巒幽谷中盤轉(zhuǎn),,時而在峰巖交錯處滾玉瀉珠跌入深潭,,時而又在開闊的河谷鋪出芳州,幾番山窮水盡忽而又峰回路轉(zhuǎn)在巖隙間開出新徑,。

  我站在溪面水間的一塊大石上,,望著溪水在我腳下悠悠而去,對塵世萬念俱消,。只覺得天變矮了,,天與地聯(lián)在了一起,頂上是漠漠長天,,腳下是幽幽嶂谷,,天與地從我這里對半分開,我站在天地之間,。我仿佛是一把舊鎖碎然砸開,,原來這自由自在的溪水、這倔強甚至有些桀驁不馴的山石與我那被掩蓋了的天性是多么的相像呵,。我那心靈中敏銳精細的感情,,不卑不亢的個性被那多少有些世俗的外表所蒙蔽了。在我那無憂無慮甚至有些豪爽的外表后面包含著一追求寧靜的心靈,。順其自然,,在雜亂中求靜,繁紛中求無,,虛偽中保存一點點純樸,;在那激進亢奮的理想主義和行動主義背后,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消極避世,,對一切事物不是缺乏毅力,,而是少有信仰。盡管如此我還是崇尚那種堅忍不拔,、鍥而不舍,、胸懷坦蕩、忠誠積極并且富有責任心與同情心的品德,。有了這種品德使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也能找到幸福,,以享受平凡的生活。這不是什么高明的理論,,而是一種自謀生存的本能,。

  我掬捧著散發(fā)著苔鮮香味的溪水洗滌著我那顆粘附世俗塵埃的心,,我真想化成一塊巖石,嵌進巖層,,讓溪水涓涓流過,。然而,我這個凡夫俗子,,只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山不會容我,水不會納我,,只好知趣地向前走了,。

  逆金鞭溪緩緩而上,兩岸秀峰奇石千姿百態(tài),,含苞吐艷的楠木象一群群少女在溪邊梳理著萬般柔情,,使人多少有些飄飄欲仙的感覺。有人忽然叫到“這就是金鞭巖,,金鞭溪因它而得名”,。抬頭望去,一巨峰如同武士的馬鞭倒插在溪水的右邊,,直指藍天,。只見它三面陡峭,上大下小,,高達三百多米,。也許是接受了日月星晨的靈氣,鑄就了“刺破青山鍔未殘”的銳氣,,在夕陽余輝的照耀下金光閃閃,。相傳,當年修筑長城的民工苦不堪言,,觀音大發(fā)慈心,,扯下一綹頭發(fā)分送民工,石頭隨人意而動,。秦始皇聞訊下令將頭發(fā)收集起來編成一條鞭子,,一時間不可一世,揚鞭趕山填海來到了張家界,。此地一高僧將其鞭換成一假鞭,,秦始皇再次揮鞭趕山群山威然不動,盛怒之下甩掉了鞭子并因氣而疾,,鞭子則立即變成了一座山峰,,就是現(xiàn)在的金鞭巖。善良的人們總是借助先人與自然,,鞭撻暴戾,謳歌賢良,是希冀更是無奈,。

  金鞭溪峽谷中的峰,,大多獨獨一柱,火箭似的,,很挺拔,,蔥綠的植被,竟不知怎么長上去的,,像美麗的秀發(fā),,如碧青的華服,將峰巒的偉岸柔情化,,給人一種“誰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漫漫情愫。即便是突兀之極的峰頂,,也有一兩棵盆景似的小樹倔強而立,。站在溪邊遠眺,一柱石峰端部,,頗似人的臉部輪廓,,高高的鼻子,冷峻的唇髭,,乍一看,,活像文學家魯迅先生,就連巖巔枝葉,,亦恰如頭上短發(fā),,都是一根一根直立,讓人不由會心而笑,。也有人說像俄國文學巨匠高爾基,。中國文人也好,外國文人也好,,他們濃郁芬芳的書卷氣皆給美麗的溪水平添一層詩意,。

  踏著叮咚的溪水我走向深幽,來到了紫草潭,。潭水碧綠見底,,經(jīng)過百年淘洗的潭壁珠圓玉潤。坐在潭邊小憩,,空氣中涼爽的霧沫沁人心脾,,頓時忘了勞累,于是引目四顧,,尋找深谷中的溪水,。溪水是從山巖腳下汨汨渫出的,,一遇到攔路的頑石,就呼嘯著一擁而上,,迸的水化四濺銀光閃閃,,如珠落銀盤,隨后又立即溶合起來,,進行下一次沖撞,。經(jīng)過五十來與亂石的鍛打、搓揉,,溪水變的異常純凈,、柔順,在前方光滑的紅色巖石間涓涓輕流,,銀網(wǎng)交織形成眾多小瀑,,隨即便靜靜地帶點羞澀地注入紫草潭。

  俯視潭水,,云影在流蕩,,石峰的倒影地流蕩,波光在流蕩,,小魚在樹林的倒影中來回穿梭,,金鞭溪的水正悄悄地從潭底經(jīng)過,顯然它被這種莊嚴的恬靜所懾服了,,改變了它的魯莽,。

  沿溪信步走去,三步一景,,五步一畫,,一點不算夸張。我們在千里相會的景點前駐足良久,。一個土家人走過來,,主動講解由來。我手搭涼棚,,凝視前方半空中那對峰,。高一些的魁梧瀟灑,俯首低眉,,矮一些的苗條柔弱,,微仰頭顱,彼此深情地注視,,恰似一對久別重逢,,顧盼相擁的夫妻。熱情的土家人說,,這個景點很有意思,,我給你們照個合影,。平素不愛照相的愛人爽快地站過來。我笑著說,,千里相會,,這名字起得好,有緣千里來相會,。

  跨上一座橋,放眼四望,,兩岸青山悠悠,,草木疊翠,濃濃的綠,,像要淌下汁液來,,讓人感到無比清涼,山澗溪水唱著淙淙的歌,,清澈,、無憂,歡暢地向前流去,,山蟲子不知高興什么,,扯開喉嚨,肆意鳴唱,,似乎要與溫婉的鳥兒,,還有漂漂亮亮、有著天生好嗓音的土家阿妹相媲美,。它們調(diào)皮得很,,深藏在樹林里,只聞其聲,,難覓其蹤,。也難怪,這些稠稠密密的樹,,哪一棵不是婆娑生姿,,濃蔭蔽日呢。

  我心中惦記重歡樹,。前一天,,是看過的,總覺意未盡,。第二天,,又專程去尋。這是一棵不大的樹,,枝葉含蓄的很,,差不多可以數(shù)過來,。蹊蹺之處在于枝干。好端端的一棵樹木,,長了小腿肚一截,,主干居然一分為二,到半人高,,又天衣無縫地合二為一,。見慣世間分分合合,內(nèi)心深處又寄希望于美好的人們,,不難把它們想象成離異的夫妻重歸于好,,共同創(chuàng)造幸福美滿的生活,故曰“重歡樹”,,因之與千里相會,、望郎峰、夫妻巖并稱張家界四大愛情絕景,。我特意瞧了分開的那兩段,,樹皮極粗糙,上面凹凸不平,,極像人矛盾掙扎的心理,,往上又光溜溜的,好像是大自然的一種暗示,,在向人訴說著什么,。

  金鞭溪,清澈的溪水為我們演奏了一曲曲歡樂的歌謠,,它有著童話般的詩性意蘊和傳奇,。平靜與和諧是大自然的靈性所在,是多少人仰慕以求的,。我多么希望能與自然和睦相處,,不受社會枷鎖束縛和世俗的誘惑,精神深深地沉浸在這金鞭溪的山水之中,。我知道這必須胸襟坦蕩,,絕無絲毫雜念,而我卻缺少這種修行,,也許我終生也不可能達到這一境地,。但這并不影響我對自然的膜拜,世代變更,,而自然卻是亙古永恒,,生生不息。

  一位客居張家界的外藉友人曾說:詩意的棲居,就是尊貴的幸福,。生命之長,,不過一山的綠色記憶;人生之趣,,不過一溪的浪漫情懷,;生活之趣,不過一盅的月下小飲,。金鞭溪——湘西的這條靈性之水,,以其獨立于世的綠色眼神,脈脈浸潤著越來越多的世間魂靈,。

  “湘西的韻呦湘西的風,,金鞭溪的水武陵源的情;茶鄉(xiāng)的妹子嗓門亮,,云彩眼里飄歌聲。”聽,,好客的張家界妹子以一腔溫潤情懷,,又唱響了動情的綠色歌吟!

  本文作者為福建閩東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來源:武陵源區(qū)作家協(xié)會

作者:林文欽

編輯:redcloud

閱讀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聞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