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地方,窮盡想象依然形容不透山與水的神韻。這個地方就是武陵源,。初秋的日子,我走進其中,。
如若時光輪回到三億八千萬年前,山水的美還藏在汪洋大海的深處,。亙古洪荒之中,,竟可以孕育出如此美來。這份美麗是需要滄海桑田的數(shù)次變遷,,鳳凰涅槃般的痛苦與磨練。這種感覺,,只有走進其中,,那些被大自然鬼斧神工出來的山與石,被歲月揉捏搓壓的氣勢,,能夠深入的認識到,。一條條峽谷是刻在武陵源額頭的皺紋,歲月讓它們攢起無數(shù)風情,;一根根石峰則是歲月里的種子,,時光把它們打磨成皇冠上的明珠。峰與峽谷之間的美景,,或是樹木或是花草,,要么便是甘甜的溪水山泉,映紅了臉龐,,醉了心情,。可以這樣說,,武陵源是一朵開得最嬌艷的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而它卻在大自然的懷里,,穿越地理上的距離與時間里的阻隔,盡情地開著,。
也許北緯三十度是一個令人無法捉摸的線條,。百慕大三角的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威武,……武陵源也被這條線串了起來,。于是“大自然迷宮”,、“天下第一奇山”、“地球紀念物”,、“地球生命之花”,、“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的頭銜接踵而至,。
近四百平方公里的景區(qū),,三千石峰傲視日月。如若將武陵源比成沙場,,這個秋日正宜沙場點兵的,。三千甲士,三千柄利劍,,什么樣的困難不被戳散,,什么樣的黑暗不被寶劍的寒光射穿?這種磅薄的氣勢是藏在將軍的胸中。于我來說,,走進其中似乎也可以化成一名頂天立地的武士,。高低錯落的石峰,讓人比喻著,,猜想著,,感想著。那么多風景宛如一顆顆珍珠,,連綴起來掛在武陵源的頸間,。這個秋天不可能將那么多的石峰一一瞧個端倪,只能站在高處,,俯瞰它們的雄壯,。天子山、黃石寨,、腰子寨,、鷹窩寨、烏龍寨則是絕佳之地,,不管石峰躲在哪個犄角之地,,目力也會所及,將它從兵陣里點出來,。如此這般,,自己倒真成了將軍。
石峰清秀、小巧瘦弱甚是憐人,,渾厚粗獷,、險峻高大又有些不服管教。不過,,這有什么可擔心的,,用想象,用故事給它們一一對應起來,,總可以調教出世界上最勝任的隊伍,。
石峰的色彩鮮紅多彩,讓這個秋天除了樹木本色之外又多了一重色彩,。峰林下,,梯田層疊,溪水環(huán)繞,,綠樹掩映,,村舍錯落。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像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油彩畫,。目睹一座座峰,胸攬一幅畫,,這樣的美,,舍武陵源其誰?
三千奇峰,宛如刀斧橫砍豎削斜劈而成,,棱角分明卻又變化萬千。含蓄婉約與壯闊神秘相融合,。如用擬人一一形容,,采藥老人、仙女照鏡,、仙女獻花,、……無不栩栩如生;若喻成禽獸,,神鷹護鞭,、霧海金龜、兔兒望月,、老鷹嘴,、……的確活靈活現(xiàn);壯物就如天橋遺墩,、金鞭巖,、御筆峰、兵書寶匣,、……什么樣的想象能跟得上它們的形狀與神韻呢?
巨巖構成的南天門,、夫妻巖,、望朗峰、千里相會,、望穿秋水等景點,,讓一座景區(qū)成了神話的天堂。這些神話里,,愛恨情仇,,是非對錯盡在其中,不變的只是對真善美的追求,。
山有了水的滋潤會更有生命的張力,,水有了山的呵護越發(fā)嫵媚。武陵源的泉,、瀑,、潭、湖,、溪不計其數(shù),,久旱不斷流,端的是神奇,。水從石縫里涌出成泉,;泉從懸崖跌落為瀑;瀑再藏于溝壑叫潭,;潭溢于峽谷又變成了溪,。容了無數(shù)泉、瀑,、潭的金鞭溪,,有世界上最美的水景。金鞭溪一路歡歌,,不斷壯大,,成為索溪河之上源。索溪河則串起了座座山峰,,穿越峽谷,,匯入多情的索溪湖。
只要有縫隙的地方就有武陵松,。它們以古樸之勢展示美的厚度,。它是具有土家人個性的。杜鵑樹,、野櫻桃,、……與峰林相依相伴,在霞光下,更顯韻姿綽約,。“別開生面張家界,,境在五岳黃山外”,武陵源讓人是一見鐘情的,。
這里的美是原生態(tài)的,。神堂灣、黑樅腦等兩處原始次森林,,是大鯢的故鄉(xiāng),,也是獼猴的王國。土家居民世世代代過著“半人半仙”的生活,。青墻黑瓦,,菜畦青青,如人間仙境,。變幻的煙云和淳樸的田園風光,,融自然美與人文美于一體。
土家吊腳樓,,或懸于高崖陡坎,,或置于河岸溪谷之上,與奇山秀水相伴,。走進土家寨,,你就讀懂了一部風情萬種的書。
多想住進那個吊腳樓,,看竹背簍里古老的收獲,,聽一曲唱不夠的出嫁歌。
本文作者江蘇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