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小伍家”魅力武陵源全國散文詩歌征文大賽32號作品:閱讀武陵源(外一篇)

來源:武陵源區(qū)作家協(xié)會 作者:侯龍柱 編輯:redcloud 2014-04-28 07:19:52
—分享—

  張家界森林公園是武陵源最著名的的風(fēng)景區(qū),這里極富神秘色彩,園內(nèi)多奇花異卉古樹, 籬竹、楠木、松脂、油茶、松杉、各種植物并存,張家界也是百鳥的樂園,相思鳥、竹鳥、白嫻、吐綬鳥、銀耳相思、畫眉、藍孔雀等,鳥類繁多。

  潺緩的溪澗,光潔的跳石,艷麗的野櫻花,潔白的山李子,還有拔地而起的峰林,姿態(tài)萬千,更使人目不暇接。樺樟古藤,野櫻野梅,把林中古道遮得幽暗寂靜,溪水沖著澗石發(fā)出嘟隆的響聲,七、八只“知了”伏于一棵古榕樹歌唱,千山萬樹的百鳥或低吟淺唱,或引亢高歌,使人置身一種高雅的音樂境界。林深處,瀑布從崖上奔騰而下,崩月碎珠,鐘罄齊鳴。水積數(shù)級清潭,碧波涌動,浮光躍金,高處的潭水涼意襲人,有魚兒浮出水面。

  在森林公園里,游客們觀瀑布傾瀉野鶴掠空,鳳蝶翩翩紅蜓款款,聽斑鳩杜鵑空啼。身邊雀梅深綠油光可鑒,蘭草輕擺,野菊玉葉金花怒放。

  春天的古森林綠得可愛、展示一片勃勃的生機,綠中夾雜著紅、黃、白、橙各種色彩。穿過樹林瀑布,是一片更為古老的原始森林,林中石板道的縫隙也長著穿透明薄裙的紅覃,小道上落有許多堅果。林中有澗,澗中亂石排灘且大如斗。前行十米,忽覺涼風(fēng)習(xí)習(xí),只見眼前又一處飛瀑順著多彩石壁飛瀉,噴霧散玉,撩草掠樹。瀑壁上水瀉石亮,石上竟還長著小草,水沖流刷而仍勁。可見其生命力之旺盛 ……

  索溪發(fā)源于張家界,沿途峰截玉盤,串珠綴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一條印度洋海峽浸沒,揉搓風(fēng)化、日照,營造一個奇特的地形,峰林三千柱,盡在一溪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shù)青巖山,青巖山方圓數(shù)華里,石灰質(zhì)峰巒多呈方柱形,山上怪石嶙峋,似刀、劍、飛禽走獸,如蘑菇花蕾。山頂白云繚繞,樹木蔥蘢,極為壯觀。最吸引人的是山中那巨大的溶洞,洞內(nèi)有許多小洞,陽光的折射,形成許多光柱,光柱點綴著零星的石乳,象一支支精裝的蠟燭,燃起誘人的光芒,照亮尋幽探勝的腳步。洞奇;生出許多奇景,有的如水晶宮、參天古柏,有的如天然物臺、玉柱擎天,有的如石林幽境、珠撒玉盤……前行間,景觀驟變,洞頂壁上垂下一根根鐘乳石柱,象一支支倒懸的刀劍,借著光環(huán)仿佛置身一個童話世界。洞頂偶爾滴落的水滴,點悟著游人智慧的靈感,留下無窮的回味。

  置身這一幽靜的去處,如置身夢境,人世的紛擾和煩惱頃刻間煙消云散。微墜的水滴,激起琴音似的細語,給人無邊無際的遐思 ,然而,靜到極處,容易使人想起巨大的喧響,這種喧響來自心中,如同張家界樹林公園的瀑布博大而莊嚴。然而,倒懸的鐘乳石上墜下的水滴,如同抖落的晶瑩淚珠,它似乎在動情地告訴我;每根鐘乳石柱是開啟智慧悟性的鑰匙。大自然給溶洞留下了一個荒涼的軀殼,但它并沒有因荒涼而沮喪,而是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建筑美學(xué),終于使人刮目相看。望著鐘乳柱萬千閃爍的水滴,有一種凈化了的快感充溢我的心頭。

  出得洞口,回首觀望,正重蹈著剛才進洞的小徑。剛才尋幽探勝的那種神秘、好奇、激動已蕩然無存, 只留下回味和記憶。于是有翩翩情思泛自心頭;人生的奮斗過程如尋幽探勝,經(jīng)歷了向往的好奇,挫折的苦惱,成功的喜悅和激動,但真正能創(chuàng)造奇跡、完成偉業(yè)的畢竟少數(shù),正如張家界的飛瀑大開大合。而更多的人更象溶洞里不懈追求的平凡水滴。但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種寧靜而致遠的心態(tài)。

  金鞭溪尋趣

  久居鬧市,尋找寧靜,金鞭溪,你真是美得叫人心動。白云擁幽石,鳥語戀碧枝,給自然風(fēng)光,增添了一份寧馨,一份恬美,一份清涼,一份和諧。

  花果山,花木掩映,洞奇石美,洞里,頭上怪石高懸,腳下流泉淙淙,清靜幽雅,恍如進入一個神奇世界,壁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小洞穴,有敲得響的石鼓,可吹出聲的石角,能奏出音的石鐘,聲色悅耳,動人心弦,喚起美妙的遐思。洞口不遠處有飛瀑,瀑之下,是跳魚潭,瀑之白,如碎雪,如櫻花瓣;潭之清,如幽夢,如玻璃汁。潭之外,是一塊嶙峋的巨石,有幾只蝴蝶停歇著。石之側(cè),沒膝的泉水汨汨而過,水底的草、圓石、小漁、山蟹、或蟄或動,歷歷可見。我們跨石步,過木橋,時而岸左、時而岸右。搖曳的陽光照在頭上,如少女溫柔的眼神;悠然的水聲響在耳畔,如遠古的歌謠。間或飛鳥點水,如稍縱即逝的靈感;偶爾水霧升騰,如山村三月的炊煙。突然,一根千年的老藤,如虬龍自峭巖游來,同行的小孩攀上它蕩秋千,看上去倒像是頑皮的獼猴。少女一聲驚叫,是什么東西砸在遮陽帽上,原來是松鼠躍過,松子從枝頭跌落。

  巖石、林木與流泉,構(gòu)成美麗風(fēng)景的三大因素。這些巖石,大如櫞屋,小如拳頭,皆可欣賞。至于林木,生長在深山中的這些原生態(tài),無不把醇厚的綠色張揚到極致。城里的公園,那些樹木盡管得到精心的呵護,可是它們的葉片總是難得有發(fā)亮的時候。而金鞭溪兩岸的樹葉,一片片,都像是翡翠制成的晶片,一陣風(fēng)來,無數(shù)的露珠自葉片上,同喧囂的鳥聲一同落下,行人的衣襟,便有了拂之不去的夢痕。靜觀巖石與林木,會令人生出無盡遐想,但真正使我流連忘返不忍離去的,則是一脈奔騰不息的水波。攀崖涉澗,約莫過了十五分鐘,我猛然聽到一陣激越雄壯的水聲,一掛瑰麗的瀑布,轟然跌落,把雪白的濤聲,飛濺成晶瑩的詩句。

  山夜,另一番景致,青蔥的樹木消失了,也沒有了搖曳的繁花,奔流的山泉到此,只剩下清冷的嗚咽,與風(fēng)中的松濤相呼應(yīng)。此刻,我覺得自己是被命運之手隨意虛擲的閑草,心變得非常脆弱。湛藍的天空,悄無聲息地遍布著繁星,似君臨天下,似天女初現(xiàn),它們離我越來越近,仿佛伸手即可觸及;不知不覺中,心頭陡然一驚,我迫不及待地瞪大眼睛,它們又離我那么遠,自己即使窮盡一生也無法抵達。天地之間洋溢著一種靜美,滿樹繁花般盛開的群星,正含情脈脈地注視著我,那種隱蔽而璀璨的光芒,帶給我一種史無前例的感動。漸漸地,星星越來越多,越來越亮,化岑寂為沸騰,好似一場盛大的聚會,最終彌漫成天地的主宰。

  我無言地凝望著天空,在這異鄉(xiāng)之夜,心潮起伏卻一言難盡,層層包裹的情感仿佛破繭而出,隨后又像被驚呆了一樣沉靜下去……

  作者為廣東省汕頭市人

來源:武陵源區(qū)作家協(xié)會

作者:侯龍柱

編輯:redcloud

閱讀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聞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