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小伍家”魅力武陵源全國散文詩歌征文大賽180號作品:追溯武陵源

來源:武陵源區(qū)作家協(xié)會 作者:董青蘭 編輯:redcloud 2014-10-14 16:15:54
—分享—

  武陵源的概念不是一座山的概念,,它是一個外延很大的名詞,。走進(jìn)武陵源,,實際上從湖北的來鳳或貴州的梵凈山就已經(jīng)開始了,;入湖南境,,一支朝北面發(fā)展,,龍一樣的蜿蜒了歷山、桂英山與青龍山,;一支朝南面發(fā)展,,被澧水與沅水又夾峙著石柱山、天平山,、羊峰山,、天門山,以及慈利境內(nèi)的大龍山與天臺山,;中間走向的一支卻如舌頭般的伸向澧水以北的天星山,、朝天山、金龍山與白云山,。最后三大支山脈象三路浩浩東行的大軍會合于洞庭湖沖擊平原后,,在這個大山與平原的結(jié)合處便隱沒無蹤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武陵源實際上是山之陵源,。據(jù)史料記載,武陵源轄內(nèi)共有三千座山峰,,最高處海拔1334米,,最低處海拔僅有262米。這些奇山異峰,,象經(jīng)過千年修煉似的,,都有一些獨特的象征:如有的象天橋,有的賽龍宮,;有的酷似海龜,,有的行若老人。而有的卻形如利劍,,有的宛若屏風(fēng),;有的天書高掛,有的天門敞開,。而更甚者,,有的如獅如虎,有的如貓如鷹,;有的如群塔林立,,有的象城堡古墳,;有的似筆架,有的如玉瓶,;有的象南天一柱,,有的如難香一根;有的如金鐘銅鑼,,有的如古箏瑟琴,。說起來你也許不信,有些山峰不但形象逼真,,出神入化,,而且敲擊有聲,悠揚(yáng)悅耳,。大畫家劉海粟先生曾借用明朝一位文人的詩給黃山風(fēng)景概括了16個字,,我覺得用在此處也非常絕妙。他說:“豈有此理,,莫名其妙,,說也不信,到此方知,。”

  我也是走進(jìn)武陵源以后“莫名其妙”才產(chǎn)生了這一感受的,。

  武陵源的風(fēng)光無限,其實最美不過索溪峪,、張家界和天子山 ,。索溪峪,據(jù)《慈利縣志》記載,,“因溪水狀如繩索而得名”,。她東依慈利縣,南鄰石門夾山寺,,西接張家界,,北靠天子山,是武陵源風(fēng)景區(qū)的中心與門戶,。而且她洞穴奇異,,峽湖倚天。如天下第一奇觀黃龍洞,,曾被中外人士稱為地下魔宮,,長達(dá)13公里,有洞下洞,、樓外樓,、天外天、山外山等景點;而且里面分一庫,、二河,、三瀑、四潭,、十三廳,、九十六廊,最大廳堂有12000平方米,,可容萬人,。洞內(nèi)的石鐘乳、石柱,、石簾、石琴,、石幔,、石筍、石花等更是形態(tài)各異,。進(jìn)得洞來,,人人都覺如入仙境一般,五光十色,,琳瑯滿目,。

  除此而外,索溪峪的南天門,、轉(zhuǎn)角樓,、自生橋、天臺,、西海,、十里畫廊、神堂灣等地都堪稱絕景,。特別一提的是神堂灣,,據(jù)《慈利縣志》記載,它原名叫“神堂寨”,,座落在索溪峪的西部,,三面都是懸崖絕壁,只有一面山上有一道缺口,,可向灣底看去,。據(jù)當(dāng)?shù)厣矫窠榻B,從缺口到神堂灣底,,要下巖墩九級,,一般人根本不敢涉足。膽大的人小心翼翼也最多下到二墩就會被灣底陰風(fēng)逼回。我也多次來到這里,,在山上繞著神堂灣也走過幾回,,但大都是探頭向那神秘莫測的底部看一看,心中油然只生敬畏,。傳說六十年代曾有解放軍某部采藥隊為了采取靈芝等貴重藥品,,腰纏繩索,互相牽拉,,攀藤附葛,,也只下到六七墩便無法再走了。因為他們看見六墩一下仍深不見底,,但見飛瀑流泉,,一瀉千里,落入谷底,,轟鳴震耳,;而且里面還隱約傳來人喊馬嘶聲(明末土家族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向大坤戰(zhàn)敗以后曾安營扎寨于神堂灣,操練兵馬,,以待東山再起,,最后全軍覆沒于灣內(nèi)。故每遇陰晦天氣,,便可聽見人喊馬嘶聲),。最后,部隊?wèi)?zhàn)士也只好無功而返,。

  從軍地坪進(jìn)十里畫廊,,然后拾級而上二千多級石階,便來到天子山頭,。天子山,,也因土家族領(lǐng)袖向大坤率領(lǐng)農(nóng)民在此起義自稱“向王天子”而得名。海拔1262.5米(昆侖峰),,景區(qū)總面積達(dá)67平方公里,,環(huán)山游覽線有90余華里。一路行來,,景色無限:老人峰形若耄耋學(xué)究,;將軍巖拔地90余米形若出征將軍;黃龍泉形若巨龍,,日夜噴水,,終年不息;鳳棲山,,峰連天,,峰像畫,人似仙;姊妹峰,,長相依,;望夫石,癡情女,;孤峰獨傘傳說是向王天子的滿妹子撐著綠傘在為婆婆守靈,;屈子行吟卻很像愛國詩人屈原手拿詩稿遙頌“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天兵聚會卻有大小30多座奇峰錯列在一起,,成團(tuán)成陣,,好似正列隊在聆聽向王訓(xùn)話;御筆峰卻筆架似的并排插了四五支毛筆,,要想當(dāng)年,,老百姓說那是向王天子在揮筆傳旨,批閱公文,,圈點奏折,。這等景色,站在峰前誰人能不發(fā)思古之幽情呢?

  而上天臺觀西海更奇絕,。且不說它路險石危,,小小亭臺上,,你若俯視山下,,西海那片大千世界,更讓你乍舌,。其實,,那浩瀚的海洋只不過是云霧之海,峰林之海,,綠色之海,,神秘之海。那千山萬壑中,,群峰林立,,怪石插地,蒼松老樹,,盤根虬枝,,深邃曠遠(yuǎn),極目難盡,。“海”對岸綿延數(shù)公里竟然平展展就如一道海岸線!我和同事驚詫地議論:這“西海”怎么真的就像海洋?武陵源的博大精深是否就是在這“西海”才給體現(xiàn)得完美無缺?當(dāng)然,,我沒有完全考證過,我只猜想,,大概幾億或幾十億年前這里確是一片汪洋,,隨著地殼運(yùn)動,大海逐漸沉積,消逝,,這才有了今天的地貌,。

  看西海后觀林海,你更感其廣闊,、浩瀚,、大氣、深邃,。張家界森林公園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資源十分豐富,覆蓋率也極為廣闊,,有許多孑遺樹種和珍貴樹木,,世界罕見。而僅木本植物一項,,森林公園就有93科,,517種,比整個歐洲還要多出一倍以上,。當(dāng)然,,這只是其一。張家界的自然風(fēng)光可算是秀色可餐,,曾被人稱為“別開生面張家界,,境在五岳黃山外”。象她的“綠”,,那真是千種樹木吐秀,,萬頃松杉蔥蘢。象她的“珍”,,珙桐銀杏爭奇斗艷,,大血藤鵝掌楸香果樹膀胱果老須藤竟放異彩。而其“幽”,,那真是隔斷凡塵鬧市,,只聽蟬噪鳥鳴,入得里來,,雅靜如寂,,如遁空門。而其“奇”,,蒼松盤結(jié),,青藤懸垂;黃獅寨上更有一處奇觀,,叫“飛來石上一棵松”,,石頭上無土無水,,只有鮮苔和松毛,卻奇跡般地生長著一顆茂盛的松樹,;在腰子寨頂,,也有一顆盤龍松,黑皮起花,,如巨蟒臥地,,似盤龍騰飛;而黃獅寨望澗臺石壁懸崖上倒掛的一顆巨大的黃山松,,根莖扎在石縫里,,卻樹干盤曲,枝葉茂盛,,明朝詩人夏子云便吟詠了“苔痕終古迷幽壑,,壁面千年掛碧松”的名句。

  除此之外,,還有楠木坪的“雙楠抱石”,;石家灣一顆古老的水栗子樹上長出九種形態(tài)各異的小樹,被稱為“一娘生九子,,九子九個樣”,;南天門的“搖錢樹”,其種子結(jié)在葉子上,,金黃如銅錢,;腰子寨的“蝴蝶樹”,樹葉酷似彩蝶薄翼,;寨灣埡的鴛鴦藤,,兩藤結(jié)合,,同生共榮,;在前大門南天一柱邊上,還有“刀砍不死的萬莖藤”,,據(jù)說,,它下面主根已被砍斷多年,可上半截照常生長,,而且發(fā)枝發(fā)芽,,十分旺盛,你說奇不奇!

  另外還有金鞭巖,、天橋遺墩,、六奇閣等,都是秀色可餐的風(fēng)景奇觀,。象金鞭巖,,它可以說是武陵源風(fēng)光的一頂王冠,,人稱“名山大川處處有,唯有金邊奇上奇”,。從水繞四門進(jìn)去,,沿金鞭溪走7公里,你就可以見到這一奇景,。只見金鞭巖拔地而起三百多米,,四四方方,有棱有角,,陡峭巍峨,,如一劍插地!因其山石系石英砂巖,有色呈金黃,,所以,,太陽一照,便熠熠閃光,,如一根巨大的金鞭一樣,,在千山萬壑中閃爍。相傳,,它還是當(dāng)年秦始皇為了擴(kuò)大疆土,,揮金鞭填東海而用的一件寶物哩??上积埮┝嗣廊擞?,換了金鞭,秦始皇于是一氣之下扔下假鞭,,揚(yáng)長而去,。結(jié)果只聽“噼啪”一聲巨響,冒出一股濃煙,,就長處一座山峰,。這也就是如今金鞭巖的神奇?zhèn)髡f了。

  武陵源還是一個花的世界,,這里常見的花卉據(jù)說有100多種,。冬天,它不僅有“歲寒三友”------松,、竹,、梅,另外還有不畏冰霜的紫色杜鵑,、雪花皮,、地雷花、野茶花等,。春天,,這里三千座奇峰披綠,,八百條溪水添香,那些花木,,經(jīng)春風(fēng)春雨催化,,更是開得嬌艷:象紅白相間的桃花、李花與梨花,,還有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山茶花、金銀花,、蘭草花……徜徉花海,,你會流連不歸,“只恐夜深花睡去”,,“對花無語兩含情”,。

  武陵源還是鳥獸王國。這里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植物生長茂盛,,野生瓜果多,因而為飛禽走獸的繁衍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據(jù)導(dǎo)游介紹,,這里的鳥類有60余種,獸類約有150余種,,其中屬全國重點保護(hù)的就有華南虎,、大靈貓、獼猴,、穿山甲,、娃娃魚等二十余種。特別是一種獸,,叫黃鷂子,,在這里被真正稱為獸中之王。別看它身材短小,,貌不驚人,,可它嘴尖爪利,,行動敏捷,,十分狡黠,據(jù)說連老虎也斗不過它,。

  張家界森林公園最多的還是獼猴了,。在葉家崗附近,湖南省科委就在這里建有一個獼猴園,,馴養(yǎng)30多只獼猴,,專供游人觀賞,。其實,真要看猴子,,還得來到猴子坡,,據(jù)說僅這一個地方就有獼猴四五群,兩三百只,,而這些猴子隨時會出來和游人玩耍,,一位攝影家于是在這里留下了一首打油詩:“猴子坡上猴子多,跳來跳去不作惡,,早知索溪這般趣,,何向別處去尋樂。”

  當(dāng)然,,這只是詩人的幽默罷了,。猴子坡的樂趣其實哪比得上寶峰湖泛舟,百丈峽探險,,黃龍泉看“顏色水”,,索溪峪聽土家族苗族妹子唱歌、看土家族苗族舞蹈,。,。。,。,。。

  武陵源博大精深,,美妙神奇,,我這里寫下的其實只是她很少的一部分。三千翠微峰,,八百琉璃水,,大小五百多個景點,我怎么能盡收筆底呢?情注美麗如畫的荊楚大地,,倚窗欣賞風(fēng)光各異的武陵源山水美景,,一番唯美淡雅的情趣悄然蕩漾在人們的心頭,令人回味無窮,、不忍離開……

  作者為上海市人,。

來源:武陵源區(qū)作家協(xié)會

作者:董青蘭

編輯:redcloud

閱讀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聞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