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上海游客張慶源重游張家界武陵源,,夜逛武陵路,,漫步索溪河,,驚喜地發(fā)現,悄然間,,昔日破舊臟亂,、門可羅雀的城中村已大變樣。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張慶源感慨,唐代詩人王維《桃源行》中希冀的世外桃源夢境就在眼前,。
“革新了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時任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現任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許又聲曾考察武陵源“城中村”改造項目,認為花小錢辦大事,,讓老百姓參與進來真正受益,,一舉破解城市“頑疾”,值得復制推廣,。
民心工程——百姓盼重生,,華麗蛻變興百年產業(yè)
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武陵源,,擁有國家5A級景區(qū),、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等多塊金字招牌,,每年接待中外游客300多萬人,。
然而,作為旅游勝地的“會客廳”,,城區(qū)城中村卻成為絕美風景中的“痛點”,。
“亂建亂搭、巷道狹窄,、污水橫流,,電線網線如蜘蛛網四處纏繞。”吳家峪社區(qū)黨支部書記毛至政說,,作為武陵源的經濟文化中心,,“城中村”如此環(huán)境,居民苦不堪言,,商家怨聲載道,,游客搖頭嘆息。
在武陵源區(qū)委書記朱用文記憶中,,僅2012年,,他接到居民要求改造“城中村”的信訪件33起。而在區(qū)長褚新年的腦海里,,每當她送走一批批外地商務旅游考察團,、投資商后,收獲最多的卻是改造“城中村”的“逆耳忠言”,。
2013年初,,乘借“提質張家界,打造升級版”東風,,武陵源將“城中村”改造項目作為重點工程啟動,。
時光飛逝,兩年后的今天,,武陵源城中村實現華麗蛻變,。穿過索溪河上如畫的寶峰橋,漫步寬敞的天子路,,兩旁小青瓦翹角檐的土家特色民居錯落有致,,商鋪興隆,游客如梭,。
“門面租金漲了三倍,,一年半就收回成本。”改造項目啟動后,,天子路旁的吳遠馳第一個“吃螃蟹”,。她說,,投入100萬元,與天子路改擴建同步翻修房子,,地基無條件退后1.5米,,6個門面出租,租金每個由原來的4萬元一下漲到12萬元,。
城中村改造項目指揮長鄧昌平介紹,,政府投入800萬元完成天子路改擴建后,兩邊的房產驟然升值,,紛紛學吳遠馳對民房進行翻修改造,。按照政府提供設計圖紙風格統一,全部框架結構,,嚴格控制層高,。
武陵源規(guī)劃設計院院長唐松青介紹,“城中村”改造后的業(yè)態(tài)布局包括沿街商業(yè)街區(qū),、特色賓館客棧區(qū),、傳統工藝作坊展示區(qū)、民俗風情土家文化展示區(qū),、商業(yè)區(qū)等內容,,與相鄰的溪布街旅游商業(yè)街連成一片。
“力求修百年建筑,,興百年產業(yè),。”武陵源區(qū)委書記朱用文表示,要把“城中村”改造成百年不衰的富民產業(yè)區(qū),。
成功典范——6000萬元撬動10億元投資,,張家界全面推廣
數據顯示,武陵源“城中村”改造涉及面廣,,居民達到 272戶,,建筑體量大,面積達到20.3萬平方米,。
“拆遷成本太高了,,根本不合算。”武陵源區(qū)“城中村”改造項目指揮部成員,、區(qū)委辦副主任黎昌森介紹,,“城中村”地處黃金地段,近年來改造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開發(fā)商來了一撥又一撥,,摸底調查后一算賬都走了。
如何既要達到改造目的,最大限度實現綜合效益,,又要滿足群眾要求,,以群眾利益最大化?
為此,武陵源區(qū)委,、區(qū)政府多次組織考察組遠赴長沙,、成都、重慶考察,,吸取先進經驗,。同時,,多方征求“城中村”居民意見,,力求找到改造的最佳方案。
最終,,“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實施意見出臺,,由政府負責統一設計和公共設施投入,居民自己出錢改造房屋,,分天子路改擴建,、居民房屋改造、小街小巷亮化“三步走”實施,。
“政府用6000萬元的配套設施資金,,直接帶動了社會投資10億元。”黎昌森介紹,,政府投資配套設施,,絕大部分改造投資都是“以租代投”的社會投資。
目前已申請房屋改造戶數達到232戶,,商戶預付租金建房的占四成,,與居民簽合同改造投資上千萬的就有10家,其余的就是自己籌錢改造,,不愿商機流失,。
正是充分發(fā)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多元投資主體參與“城中村”改造,,形成了市場主導,,多主體開發(fā)的“城中村”改造“武陵源模式”。
如今,,武陵源城中村改造成功模式已經在全區(qū)不斷復制,。天子山鎮(zhèn)、中湖鄉(xiāng),、協合鄉(xiāng),、森林公園周邊等許多民居正加緊實行穿衣戴帽改造,政府只負責基礎設施規(guī)劃建設,。成功典范已不斷吸引周邊區(qū)縣眼球,。中湖鄉(xiāng)野雞鋪村支部書記汪興勝介紹,,今年接待桑植、慈利等區(qū)縣鄉(xiāng)鎮(zhèn)考察團有10次之多,。
據悉,,明年開始,武陵源將對全區(qū)公路沿線上千戶鄉(xiāng)村房屋全部改造,,從而形成城景,、城鄉(xiāng)、產業(yè)融合發(fā)展,。
謹嚴唯實——為群眾謀利益,,巧解“天下第一難”
加快“城中村”改造事關全局,這是一個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場硬仗能不能打贏?關鍵看干部。
項目啟動以來,,武陵源區(qū)委,、區(qū)政府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實踐相結合,,扎實開展服務群眾“三三制”專項活動,,以上率下,“干”字當頭,,尋找群眾個體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結合點,,有效解決了“城中村”改造這個大家公認的“天下第一難”。
區(qū)委書記朱用文先后多次到改造項目現場,,聽取群眾的心聲210人次,,并從周邊環(huán)境的改善、經濟收入的增加以及綜合效益的提升等方面,,幫老百姓計算“新舊房屋升值賬”,,比較“改造前后收入賬”,描述“生活環(huán)境健康賬”,。
區(qū)長褚新年多次現場辦公,,協調消防、電力,、水務,、建設、城管等部門,,幫助改造戶解決消防安全,、建設安全、電線改造、水管改造,、排污改造等問題,。
為幫助有些困難戶解決資金問題,武陵源還組織召開工行,、農商行等6家銀行行長協調會,,為96戶提供信貸改造建房貸款1.5億元。
“原先辦理一個規(guī)劃手續(xù)最少四五個月,,現各種手續(xù)辦理完結只需要10個工作日,。”改造戶毛子秀說,規(guī)劃,、國土,、建設、城管等有關部門加快轉變職能,,實行集中辦公,、集中審批、一站式辦理,、限時辦結。
“使每個建筑都注重美觀性,、特色性,,實現了整體風貌的統一。”武陵源區(qū)規(guī)劃分局副局長劉湘勇介紹,,組織專家團隊對群眾的每一棟建筑進行單獨設計,,同時就設計方案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并和每家每戶討論修改,,直到群眾滿意為止,。
300多個日日夜夜,三級干部聯動,,指揮部成員參與,,挨家挨戶做工作,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解決群眾民生問題,化解了家庭矛盾,、鄰里矛盾,、社會矛盾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出現一起越級上訪,,沒有引發(fā)一起不穩(wěn)定事件,,實現了和諧改造,收到了群眾滿意、社會穩(wěn)定,、和諧共贏的效果,。
“群眾滿意,游客點贊,、政府高興,。”如今,武陵源“城中村”改造效果凸顯,。張家界市委書記楊光榮認為,,成功的改造模式不僅打造宜居宜游、宜住宜商的新名片,,還錘煉打造了一支作風過硬,、謹嚴唯實的干部隊伍。
武陵源“城中村”
改造大事件
● 2013年1月10日,,武陵源區(qū)委,、區(qū)政府正式將“城中村”提質改造項目列入重點工程,并成立工程建設指揮部,,確定改造總原則,。
● 2013年1月15日、3月24日,,武陵源區(qū)組織人員分赴長沙,、成都考察學習“城中村” 提質改造成功經驗。
● 2013年4月17日,,張家界市委書記楊光榮在武陵源調研“城中村”提質改造項目,,要求精品化、上檔次,,推進旅游產業(yè)和旅游產品轉型提質升級,,發(fā)揮好武陵源在旅游經濟強市建設中的龍頭作用。
● 2013年5月12日,,時任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現任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許又聲在武陵源調研文化旅游產業(yè)時,,對“城中村”改造項目給予充分肯定,稱其“創(chuàng)造了‘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值得推廣,。”
● 2013年5月15日至8月底,“城中村”改造項目進入入戶調查,、摸底,、宣傳發(fā)動階段,。
● 2013年9月8日,“城中村”改造項目天子路改擴建工程順利開工,,工期4個月,,投資800萬元。
● 2013年9月15日,,省委副書記孫金龍在武陵源調研旅游工作時,,要求“城中村”改造項目力求改變旅游目的地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 2013年10月,,完成“城中村”提質改造項目整體規(guī)劃設計方案。工程指揮部聯合審批第一批天子路,、沿河路18個居民戶的房屋改造申請,。
● 2013年12月18日,武陵源區(qū)委,、區(qū)政府出臺《關于“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實施意見》,,明確“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具體范圍、改造內容,、基本原則,、工作要求。
● 2014年3月18日,,軍地坪街道吳家峪社區(qū)二組居民吳遠馳拆除自家位于天子路的房屋,,開始按審批方案重建,成為“城中村”改造項目第一個“吃螃蟹”的居民戶,。
● 2014年3月19日晚,武陵源區(qū)委書記朱用文深入吳家峪社區(qū),,面對面聽取“城中村”改造戶群眾代表心聲,,現場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 2014年11月12日,,張家界市委書記楊光榮在武陵源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強調要把“城中村”改造項目建成精品工程,加快旅游轉型提質升級步伐,。
● 2014年11月26日,,張家界市委副書記王志剛在武陵源調研經濟社會發(fā)展情況時,強調將“城中村”打造為武陵源民族特色街區(qū),。
● 2015年6月3日,,武陵源區(qū)“城中村”改造項目配套工程——小街小巷建設開始施工。
● 2015年10月12日止,,武陵源“城中村”改造項目完成234戶房屋的聯合審批,,占總戶數的86%,。其中144戶主體完工,占總申請戶的61.5%,。
責任編輯:杜修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