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認(rèn)為武陵源是個充滿靈性且神秘的地方,,就像當(dāng)?shù)爻R姷囊环N靛蘭印花土織布,,雖是極其普通之物,卻會在長長的竹篙上飄搖著令人倍感神秘以及無限想象的蘭色,,不管你從哪里來,你都會在用石頭堆砌而成的籬笆墻中感受到那種靚蘭對你視覺無情的沖擊,,不管你在武陵源的哪個地方,,總會在迥異的景點中、不同的時刻捕獲到自己心儀的地方與景致來,。
春天,,萬物復(fù)蘇,在武陵源任何一個地方你會強(qiáng)烈的感受到生命的張力是那么震撼人心,,拔節(jié)的聲音似一首美妙的流行音樂回腸蕩氣,,堆積了多年的枯葉在落英中的幽怨。淡綠,、濃綠,、墨綠,、草綠……勃勃生機(jī)而又鮮活豐滿的綠葉無情地掠奪著你視線;開春覓食的鳥兒清脆歡快的鳴叫充盈你的雙耳,;而農(nóng)人們新耕的土地則散發(fā)著令人沁人心脾的泥土香味讓你早早感受到了秋天的豐碩,,等等的這些,從春天開始便一股腦兒地展現(xiàn)它們本來的姿態(tài),。在任何一個地方放眼四望,,眼里皆一片漫山的花花綠綠。若是雨天,,那些亦真亦幻或濃或淡的霧伏于那些形態(tài)各異,,鬼斧神工的山脈之上,似云端仙境,,如一幅幅曠世的水粉畫,,自己一不小心就忘了自己身處何方了,是夢?還是幻覺?晴天就更好,,頭頂上是如寶峰湖里的水般純凈明藍(lán)的蒼云頂著青天的孤傲,,山風(fēng)拂面而來,吹得那些枝兒葉兒如夢如煙般的搖顫,,花的清香,,泥土芬芳使人一下子忘卻了自己生活在塵世之中那份曾有的浮躁,一下子就讓人回到一種簡單而又遙遠(yuǎn)的自然生活中,,情感得以洗滌,,靈魂得以凈化。
在夏天,,我就常常陷入那些天簌之中,,落沉于幸福的大山之中。千百座聳立挺拔的砂巖巖峰組成巨大的峰林排闥而來,、傾潑而現(xiàn),、奔涌呼嘯,蔚然壯觀,,這感覺就似‘天下大無我大,,天下闊無我闊’。“三千奇峰”被譽(yù)為是‘擴(kuò)大了的盆景,,縮小了的仙境’,,淡黃、土黃,、灰白,、青灰色的砂巖石峰姿態(tài)萬千、形態(tài)迥異,,似少女般勻稱豐盈,,又似男兒鐵骨錚錚,。石頭上長樹,在外人看來,,似乎近于天方夜譚,,幾乎不可能,但在武陵源,,舉目眺望,,視野中,黃的,,綠的,,紅的樹都是長在石頭上的。這些樹,,夏天要抵御高溫,,冬天有嚴(yán)寒,還要承受狂風(fēng)的吹打,,暴雨的淋漓,,遇強(qiáng)更強(qiáng),逆境奮勇,,一息尚存就永不放棄,,就像生活在這方水土的土家族人一樣有著堅韌不屈的性格,大自然賦予了如此曠世絕倫的奇觀,,生態(tài)環(huán)境肯定就會惡劣,但是生活在這方水土的人正是有像那些長于石頭上的樹一樣的頑強(qiáng)不屈的精神,,所以才得以繁衍生息,。
就因為此,我常常沉湎于其中,,無法讓自己在身處他鄉(xiāng)時同樣對生活抱著一種勇不放棄,,永遠(yuǎn)拼搏的精神,相反,,卻是過多的想念,,當(dāng)這種想念像決堤了的洪水一般時,我整個靈魂就似白紙般煞白,。復(fù)蘇之日,,留一點空白,是智者的思考,,有形的事物往往存在兩個極端:太過完美,,或者太過殘缺。而武陵源并不是這兩個極端中的其中一個,,她就像是一幅幅中國畫,、水粉畫拼湊而成一個給人以藝術(shù)想象的空間,。人們覺察出那些所謂的空白,它都是獨特的,,留給人的,,卻是無盡的想象與思考,那塊塊的空白,,才是真正的智慧,,才是這個自然界中最美最攝人心魄的一種精神之所在,而這種精神是什么呢?我潛意識中在很多年前就似乎已經(jīng)感受到了,,可直到今日我卻仍然無法將它敘述出來,,也許正是因為無法說清楚,才是武陵源這個人間仙境真正之魅力所在,,她要讓人們用一生的時間在生活的同時還要對自然充滿著思考與向往?
……
秋天則是另一番景象,。落葉金黃,高大的闊葉林樹葉大片大片地隨風(fēng)墜落,,本應(yīng)該是與人蕭條,、 衰敗之感的景致,而武陵源的秋天卻偏是一種錯落有致,、鋪天蓋地的絕美,。在天子山頂,這個季節(jié),,你看到的就有金黃的葉,,綠的葉,紅的葉……沿幽涼樹下的石板小路向天子山頂攀登,,一路松脂的清香,、誘人的野果、百鳥的啁啾,,好像是隨一陣風(fēng)而來,,又似乎是隨一陣風(fēng)而消失,這愜意真是妙不可言,。在琵琶溪,,你會自然想到琵琶女,“此時無聲勝有聲”,,引得那個江州司馬青衫濕,,是何等契合。在這里不需過多的傾訴,,佇立于溪邊的那一瞬間,,我們似乎就穿越了百年時空,仿佛面前正端坐著一個懷抱琵琶潸然淚下的女子,。夕陽西下,,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朝暉夕照中的砂巖石峰的銀灰、金紅,、褐紅,、米黃的色彩變幻在云霧繚繞中,若隱若現(xiàn),,由遠(yuǎn)及近,,夸張、變形,、全是自然裂變的抽象線條,,美得讓人要停止呼吸,眼要癡呆,。
視覺感觀上的盛宴,,這難得的艷遇,山的雄渾與色彩的華麗和高雅,,誰又能氣定神閑地抗拒它不動聲色的誘惑呢?誰又能抵擋得住它萬千媚態(tài)的撩繞呢?這就是武陵源冥冥的神性,,雖形質(zhì)縹緲,力量卻奪人心魄,,所以身心就會被俘虜,。大地金黃、鮮紅,、翠綠,、剛烈、凄婉,、柔弱,,還有時起時止,時大時小的山風(fēng),,所有的一切便會使你充分感知南方的一年四季在武陵源的秋天就可以看到。
冬天,,挺拔的松樹依然還在守望,,秋已經(jīng)殘了,樹色不再鮮碧,,也不再金黃,,綠也會老去的喲!黃也會消失的喲!直入蒼穹的堅韌和孤立于懸崖絕壁的冷傲張揚著生命不老的姿態(tài)。武陵源的冬天,,不缺少黃的葉綠的葉的樹,,不缺少啁啾的鳥鳴,山獸的嚎叫,,不缺少溫暖的陽光,,北國千里冰封的世界……唯獨沒有人能讀懂它耐著性子迎送匆匆過客的緣由?雪花紛飛,,連綿謙遜的山戀一片萬簌俱寂,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fēng)光景象,,冰堆玉砌一片雪的世界,姿態(tài)各異的樹,;風(fēng)格迥異的雪山,;凄涼冷清密林深處的雪房;遠(yuǎn)行人留在地上長長的足跡,;忽低忽高的雪霧,,這一切的景致如詩、如畫,、如影質(zhì)的世界,,卻又不是,而是一個活色生香的地域,。
我不是旅人,,所以我的思想就不會在行過的路途上一路撒播,我的思想就植于武陵源那些深山密林的深處,,望倦長路,,回味著遠(yuǎn)行歸來的孤寂,安穩(wěn)地躺在那些山的懷抱,,精神純凈圣潔如白紙,,這樣的我還會去思索嗎?誰也不會的!智者總是在有意無意間給人們一點空間,那個部分,,才是人們所擁有的財富,,那份空白,才會巧妙地將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穿針引線般串聯(lián)起來,。我不是智者,所以我腦海中空白之處就已經(jīng)被武陵源這個地方完全給填埋,。
造物化育江山的靈魂,,在每一個人精神的潛質(zhì)里,都會對自然有著先天的崇拜和敬仰的心理,,我也不例外!雖然在以前我一直毫無顧惜的視武陵源絕倫而又驚世駭俗的美為平常之物,,那是由于當(dāng)時自己就生活在這塊神奇而又充滿了魅力的地方,那種曠世的壯觀或是美是無處不在的,,如影相隨,,時間長了,自然會認(rèn)為是再平常不過的景致。然而,,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去過的地方越多,對武陵源這個鬼斧神工的地方敬仰的心理便與日俱增,,同時,,在用心地思考,傾聽這里神奇自然與這里人和諧發(fā)展的聲音,,也是一種享受,。
我想不久以后,我就會回到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
本文作者為在外創(chuàng)業(yè)的武陵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