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造物主孕育了無數(shù)的名山勝水,,雄峙于湘西北的張家界,,就是大自然精雕細琢的一件藝術(shù)杰作。
張家界市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1994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市以其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聞名于世,,包括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個自然保護區(qū)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區(qū),,面積達369平方公里,。今年初秋,我和幾位好友慕名來到張家界,,領(lǐng)略了這方神奇山水的迷人秋色,。
雨游黃石寨
黃石寨海拔1200多米,面積250余畝,,四周全是刀切絕壁,,是俯視砂巖峰林景觀的最佳觀景臺,當?shù)赜?ldquo;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之說,,此處也是張家界美景最為集中的地方。
中午時分,,我們跟隨導(dǎo)游,,取道杉林幽徑,踏著青石板路,,拾階而上,。走著走著,忽然下起了若有若無的小雨,,路旁杉木林立的山中陡然比山外多了幾分涼意,。小徑峰回路轉(zhuǎn),真是十步一大景,,處處是奇觀啊!沿路有羅漢迎賓,、定海神針、南天一柱,、點將臺,、情侶峰、回音谷,、偉人會談等多處景觀,,非常吸引我們的眼球。5公里的山路,,我們走了將近兩個小時,,一邊走一邊不時拿起手中相機,拍下這美不勝收的山水勝景,。小雨時下時歇,,大家沐浴雨中卻倍感興趣盎然??斓缴巾敃r,,小雨點變成了雨霧,我索性收起了雨傘,,讓自己融入這清涼的雨霧中,。又走了一會兒,雨霧又漸漸變成了云霧,,猛然間露出山的一角,,忽而又遮蓋起來,,三三兩兩的好友走進了霧團之中,互相聽得見聲音卻看不見身影,。深吸一口純凈的空氣,,好像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似的。就像山神也善解人意似的,,山頂?shù)娘L變得大起來了,,云霧被慢慢吹進了山谷。此時登高遠眺,,遠近諸山于云濤中若隱若現(xiàn),,頃刻萬變,光怪陸離,,恍若身臨蓬萊仙境,。果然就像詩人所評價的那樣:“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到了這里,,我才明白,,如同讀者往往需用自己的想象力來補充書中的內(nèi)容那樣,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也給了游人以發(fā)揮想象力的機會,,這大概就是黃石寨魅力之所在,。
天色漸晚,我們乘索道下山,,穿梭于云霧繚繞的峰林間,,不禁贊嘆天地造物之神奇。
漫步金鞭溪
翌日清晨,,我們早早地用完餐后,,再次進入景區(qū),由老磨灣進入金鞭溪,。金鞭溪因“金鞭巖”而得名,,剛?cè)胂冢阌幸欢涡※Z卵石鋪就的小徑,,上面嵌有梅花樁,,不管在樁上走還是在鵝卵石上走,都能消除頭一天登山的疲勞,,放松腳底,,為漫步金鞭溪開一個好頭。金鞭溪地勢平坦,沒有過多的臺階與陡坡,,完全可以閑庭信步,,一路上只見溪水潺潺,鳥兒啼鳴,,好一番絕世美景,。步行約0.5公路,在溪流的東埠,,突兀一座石峰,高達350余米,,峰體上細下粗,,頂端尖削,峰芒閃閃,,其形儼若一個武士手執(zhí)金鞭站立在此,,接受日月星辰之靈光,鑄就“刺破青天鍔未殘”的銳氣,,虎魄森森,,令人望而生畏。傳說它就是當年秦始皇趕山填海時留下的金鞭,,難怪會如此霸氣,。金鞭巖東北側(cè)緊偎著一座比它矮30多米的石峰。這座石峰的頂端向西北方尖削突出,,形狀似鷹嘴,,峰頂上和峰腰間都長滿密密麻麻的灌木和橫斜倒懸的小松樹。整座石峰好像一只雙翅微展的雄鷹,,守護著金鞭巖,。
再走一段路,便到了文星巖,。這座石峰酷似大文豪魯迅的頭像,,令人嘖嘖稱奇。行至金鞭溪中游,,便到了紫草潭,,潭不大,卻嫵媚多姿,??梢哉f,它與跳魚潭是張家界這“絕代佳麗”的一對動人的眼睛,。紫草潭楚楚動人,,秀艷綺麗,雖沒有太湖的廣闊,也不似西湖那般風雅,,卻有著一種像苗家妹子般秀秀氣氣的羞澀,,美得頗為含蓄。在這里欣賞青山,、綠水,、白浪花、紅石頭,、藍潭水,、紫色草,還有悠閑的游魚,,歡快的人影,,給人以“人游山峽里,似在圖畫中”之感,。來到紫草潭,,就如同看電影一般,面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奇妙無比,、動人心弦的“特寫鏡頭”——情侶幽會,。那“小伙子”身材魁梧,披著盔甲,,頭戴壯士巾,,腰佩寶劍,顯得英武剽悍,,在情人面前,,他臉上卻流露出幾分溫柔和憐愛來;那“姑娘”束發(fā)飾釵,,身著菁秀拖裙,,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神態(tài)溫柔多情,。他倆好像是在含情脈脈地相互對視,又好像在竊竊私語各表情愫,,叫人格外動情,。
跳魚潭位于紫草潭下游一公里處。在紅砂巖溪床上,,經(jīng)溪水長年沖刷,,形成了一個約2米寬的狹槽,稱為“躍魚門”,。槽下有一橢圓形深潭,,面積20平方米,就是所謂“跳魚潭”了。潭中多游魚,,據(jù)導(dǎo)游介紹,,春天桃花汛季,潭中波光粼粼,,游魚跳躍爭春,,飛躍二三米高,呈現(xiàn)一幅“鯉魚跳龍門”的奇觀,。每當此時,,人們拿著撈斗,臨淵靜待,,一有魚跳,,便用撈斗順勢一接,從空中將其截住,,其樂無窮。聽著導(dǎo)游繪聲繪色的介紹,,我也不禁陶醉于那一幅絕妙的魚樂圖之中了,。
飽覽天子山
下午,我們乘車前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qū),。天子山,,海拔1262.5米,因當年土家族領(lǐng)袖向大坤被擁戴為“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為臺地地貌,,中間高,四周低,,因而視野開闊,,透視線長,層次分明,,氣勢雄渾,。在我看來,天子山景觀,,與黃石寨,、金鞭溪感覺明顯不同。游黃石寨,,那是與群峰對坐,,與群峰平視;游金鞭溪,,那是仰視高聳于溪水兩岸的群峰,;而在天子山,則可俯視大千世界,會生出“山上無山我獨尊”的無限豪情,。天子山有四大奇觀:峰林,、云海、日出,、冬雪,。
到了天子山,不能不提的兩處景點是神堂灣與御筆峰,。神堂灣是一個神秘的天國,,一座綠色的迷宮,至今無人問津,。據(jù)明代萬歷縣志記載,,“神堂灣原名神堂寨”,它活像一個偌大的圓缸,,四周是懸崖峭壁,,大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之勢。去神堂灣,,無路可進,,僅有一條極為險惡的九級天梯可登,而每一級天梯僅僅只能容一只腳,。當?shù)厝罕娬f:“上一級天梯丟一條魂!”盆底中央是一水潭,,綠陰陰的,深不見底,。灣內(nèi)一年四季陰風嗖嗖,,霧雨綿綿,煙云繚繞,,你站在盆沿往下看一眼,,渾身悚然。特別奇怪的是,,無論何時,,從灣內(nèi)都隱約傳來一陣陣鳴鑼擊鼓、人喊馬嘶之聲,,神堂灣里究竟有何奧秘,,誰也無法回答。而“御筆峰”是令攝影家和畫家們傾倒的最佳風景點之一,。站在觀景臺上向西南遠眺,,但見山谷中數(shù)十座錯落有致的秀峰突起,遙沖藍天,,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筆,,靠左的石峰似擱筆的“江山”,。這石峰相傳是向王天子留下的,他當年興兵起義,,提此筆批閱公函,。而御筆峰前的圓柱形石峰就是向王天子的御書臺,據(jù)說臺上還刻有向王留下的一幅筆力遒勁,、氣吞山河的對聯(lián)呢,。
站在大觀臺上極目遠眺,千百座奇峰盡收眼底,。一位詩人說:武陵源的砂巖峰林是一步一觀景,,千步千造型;一山有四季,,十步不同天,。導(dǎo)游介紹說,現(xiàn)在專家已經(jīng)測算出武陵源石峰有3103座,。有如此之多的石峰,,難怪會令人眼界大開,看那座座石峰有的如海螺出水,,有的如金龜銜日,,有的如蓮花盛開,有的如天橋橫空,,有的如長槍刺天,堪稱是形態(tài)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呼之欲動,。置身武陵源,,但見一片峰的森林,峰的海洋,,挺拔,、奇秀、粗獷,、古野,,這就是不可復(fù)制的武陵源。難怪有位藝術(shù)大師會說:武陵源的山峰,,改寫了山的概念,。
在張家界短短兩天的行走,那山光,、那水色,、那潭影,、那鳥聲,讓我忘卻了一切俗念,,心靈得到了凈化,。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讀山讀水,,會心會意,,使人也變得圣潔起來,高尚起來,,詩意起來,。也許,當人們走向山水又被山水融合的時候,,便是一次靈魂的朝圣,。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今生匆匆一瞥,。世界是一本書,,喜歡旅行的人可以讀到許多精彩的故事。大美張家界,,一個天上的人間,,人間的仙境,就像一本可以百讀不厭的寶書,,令人讀出無盡感慨,,引發(fā)無窮遐想。
作者為河南省寧陵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