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wǎng)時刻武陵源8月30日訊(通訊員 鄧道理 彭可心)“名山高聳入云端,,奇峰異石迷人眼。” 湖南代表旅游地——張家界,,不僅有氣勢磅礴的山峰,,也有蜿蜒 的溪流 。 8月28日至29日,,應(yīng)省政府新聞辦邀請,,日本新聞文化代表團湖湘行一行來到張家界,欣賞武陵源迷人的奇山秀水,,領(lǐng)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日張家界天氣極好,陽光透過云層漏出點點金光,,籠罩在武陵源景區(qū)的奇山異石上,,更覺夢幻。日本時事通信社影像中心寫真部記者森下祐介興奮地拿出了無人機準(zhǔn)備航拍,。“這次帶無人機來,,就是為了拍張家界的美景。”
森下祐介一拿出無人機,,立刻吸引了周邊游客的目光,。操控著無人機,他把哈利路亞山周圍的景色都看了個遍,。“雖然張家界有些地方我不能到達,,但透過無人機欣賞到如此壯麗的景色,這次無人機帶得太值了,。”
日本新聞文化代表團團長立木寬彥在此次采訪途中,,總背著兩臺相機,走到哪兒拍到哪兒,。雖然已是75歲的老人,,但他步伐矯健,對湖南的方方面面都充滿著好奇心,。 此次湖湘行,,他走過岳麓書院、銅官窯,、桃花源等地,,但他覺得,,此行拍過最美的地方就是張家界。
“大自然形成的景觀太神奇了,,讓我大開眼界,。”他說,許多日本人,,是從電影《阿凡達》才開始了解張家界的,。“我想用我的照片,告訴日本人現(xiàn)實中的哈利路亞山是長什么樣子,。”
立木寬彥說,,他回日本后,將在雜志上用5頁篇幅,,介紹此次日本新聞文化代表團湖湘行的見聞,,將張家界的美景用圖片展示給日本民眾。“我還有一個想法,,拍攝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并集成一本畫冊,,張家界的美景一定會包含在內(nèi)。”
欣賞過了人間仙境張家界武陵源的自然風(fēng)光,,不能錯過的,,還有“魅力湘西”的演出。 不管是根據(jù)沈從文《邊城》所改編的翠翠的故事,,還是瑤族獨特的婚戀習(xí)俗——爬樓,,亦或是土家族祭祀儀式——茅古斯舞……日本團員們都看得很是投入。
日本每日新聞學(xué)藝部記者丸山進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湘西獨特的趕尸。“聽名字感覺是很恐怖的節(jié)目,,沒想到背后有這么動人的故事,,很感動。”
到湘西做客,,怎能沒有攔門酒。這不,,日本新聞文化代表團的團員們,,一個個聽完山歌,干掉一碗湘西米酒,,這才進屋吃飯,。
不想,還有另外一個土家族,、苗族最熱情的敬酒儀式——“高山流水”等著呢,。四個酒壺向斜上方次遞排列,,一個高過一個,碗中倒出的美酒接連流進客人嘴中,。這種敬酒方式,,當(dāng)?shù)厝朔Q為“高山流水”,意為情深意長,。
日本旅行雜志專業(yè)攝影師倉谷清文第一次來張家界,,也是第一次體驗少數(shù)民族的敬酒習(xí)俗。“這樣高高興興喝酒感覺很好!”他充滿信心地表示,,“我酒量好得很,,如果不是大家喊停,我能把一整壺都喝光,。”
而來自日本日刊現(xiàn)代編輯部的記者和田真知子,,則特別愛吃湖南美食。香辣魚,、梅菜扣肉,、巖耳燉雞、蒿子粑粑…每吃到一樣湖南菜,,她都忍不住贊嘆一聲“好吃!”
“東京的湖南菜館越來越多,,我在東京就常吃湖南菜,真的太好吃了,。”這次在張家界,,和田真知子吃到了地道的湘西臘肉,不由得感嘆:“還是在湖南吃的臘肉更正宗,、更好吃啊!”
她說,,在日本其實還有很多人不了解湖南菜。“我希望回到日本,,能向大家推介湖南菜,,讓日本人都嘗嘗這么好吃的菜。”
責(zé)任編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