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藥之名來到人世間,,以藥草之名入住黃石寨山頂。
數(shù)十種藥草匯聚一起,,從山中或山下某處石縫間,、溪澗旁、灌林下,、野徑前,,一棵棵,一叢叢走來,,來到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帶葉帶根,,帶花帶泥,帶著山的呼吸,,雨的飄逸,,來到這海拔更高,風光更美的山頂之上,,落戶安家,,與云雨同住,與青松緊挨,,與群峰為鄰……
聽松濤陣陣,,辨蛙聲歌于泉瀑之下,觀明月出于閣樓之上,,春天的杜鵑花,,夏天的野荔枝,秋天的楓葉,,冬天的雪花共同奏響和諧自然樂章,。身邊的群峰石柱,俯身可拾,;近處的藤蔓柳杉,,招手即來……
在這樣的山頂之上、云頂之間,,藥草的四季人生里,,便有了風光的加持和詩意的點綴,那是“坐看云起時”的悠閑,,是“相看兩不厭”的境界,。
二
沐云雨變換,觀千峰萬松,,藥草的使命漸漸彰顯,,供八方游客觀賞識別,這是茅巖莓,,那是麥冬,,那是玉簪,每一種都是草,,每一株又都是藥,,都有一個詩意的名字:玄參、一枝蒿,、當歸,、南天竹、木槿,、八角蓮,、白芨、兩面針,、川穹,、仙鶴草、半夏,、天冬,、石竹、茯苓,、梔子,、決明子、青黛,、辛夷,、杜仲……
這么富有詩意的名字,,當然不是出于李白、王維,、杜甫之手,,它來自華夏方塊字的審美,來自一個古老國度的虔誠,,來自唐宋元明清婉約的延續(xù),,來自山間一位老農(nóng)的意外發(fā)現(xiàn),來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來自扁鵲和華佗的深山探訪和追尋……
藥草,,天生就占有民間舞臺,百姓除了對土地信任,,最大的信任就是藥草,。藥草的使命從來就是亮亮堂堂,寫在百姓的茶余飯后,,寫在灶臺和茅檐之下,,踏實而值得信賴。
三
大自然從來就是最慷慨無私的,,仁慈而寬厚,。用它的懷抱接納一切,生長一切,,提供土壤,,提供涓涓細流,提供陽光和雨露,,提供春天的祝福,、夏天的綠意,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古老儀式,。
萬物順應節(jié)令,,順應自然法則。
只需一粒種子,,只需春天驚蟄過后一聲春雷,,只需一縷溫暖的二月春光。山里便有了天麻,、七葉一枝花,、三七、玉簪,、麥冬的身影,。一片葉子、兩片葉子……,生命有了期待,,有了迎候,,有了自然和諧,眾生相愛,,生生不息……
四
有藥草的地方,,就有清風、有雨露,、有花果、有蟲聲鳥鳴……
黃石寨的四季,,姿態(tài)和藹,,笑容可掬,氣候宜人,、宜山川,、宜藥草。呼吸森林空氣,,吸收日月晨光,,迎接風雨雷電,自然的力量覺醒生命,,對話歲月,,天地間充盈無與倫比的色彩、形狀,、氣味,,碰撞出最和諧的聲音,見證著最深情的等待和迎候,。
生命在此從從容容,,穩(wěn)穩(wěn)當當。
不需要那些平平仄仄的婉轉(zhuǎn),,也不需要曲曲折折的寄語,。在春華秋實的歲月里,自守一份安然和自得,。絕不奪人所愛,,也不卑躬屈膝。
活的謙誠,,活的簡單是自己的處世原則和為人準則,。
五
經(jīng)過一季,經(jīng)過一年的生發(fā),、沉淀,,藥草的生命漸漸成形、漸漸壯實,。
生命總有自己的歸宿,,有自己的信仰和自由,,有自己的人生哲學。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
將一片葉子,、一坨塊根,、一粒粒果實,一一攤開,,攤開陽光,、攤開雨露、攤開霞光云影,,保留最鮮活的成分,,保留最精華的所在,一一饋贈給俯身土地的人,,這藥草便完成了生命最后使命,,一段樂章就此落幕,一段旅程就此結(jié)束,,轉(zhuǎn)身,、蹲下,收斂了燥氣,,放低了身段,,成丁、成塊,、成絲,、成片、成粉……,。
六
藥草,,黃石寨的藥草哦!以普世之術,、饋贈山河,、療治人間。一碗湯汁,,一壺藥草,,跨越山河歲月,足履古老華夏,,經(jīng)過黃河長江,、秦嶺五岳、漢江渭水、珠江嶺南……,,一路走來,,生命不偏不倚,路程不緊不慢,,功效深入血脈,,滋養(yǎng)調(diào)和,達于患處,,兼濟天下……